原标题:安徽学校怒砸手机引舆论抨击,孩子玩手机需不需要制止?
在今年10月14日,安徽淮南凤台古城中学内砸学生手机的视频上了热搜,其实类似的视频已经屡见不鲜了,除了老师会砸手机之外,甚至有时候学校校长都会公开砸手机,因此导致不少舆论出现。
如今自己配有手机的孩子已经越来越多,手机已经不仅仅只是成年人的专利了,有些家庭的孩子甚至在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手机,孩子玩手机已经成为习惯,即使上学之后也难以遏制,校长砸手机仅仅起到短暂作用,孩子依旧会想尽办法去玩手机。
这所安徽中学的校长被舆论攻击后,承认砸手机的行为过激,但初心都是为了孩子好,之所以有这么多网友评论校长不应该干涉孩子玩手机,是因为他们只觉得手机已经是如今大势所趋,却没有看到孩子玩手机的后果,更没有看到如今有多少孩子正受到玩手机的影响。
据统计,在2018年期间,1200万的法国小学生中,孩子配有手机的比率高达86%,不少孩子因为手机而影响学业,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对孩子视力的影响,孩子还没有看多少书、学多少知识,就已经戴上了厚厚的眼镜,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法国才会在去年颁布禁止中学生之前的孩子在校使用手机,以此来遏制手机带给孩子的副作用。
对于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来讲,其实从孩子平时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两种孩子究竟存在多大的差距。一个不玩手机的孩子看上去往往比较活泼好动,眼睛有神,但是一个经常玩手机的孩子却会显得呆板、反应力迟钝,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从某国外小组的实验中就可以看出为什么玩手机的孩子会显得迟钝了。
这个国外小组选择了几组家庭的孩子,让他们坐在餐桌上玩手机游戏,在这些孩子玩手机游戏的时候,悄悄撤走了孩子身边的一些家具,甚至连墙上的挂画都换掉了。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孩子依旧在专心玩着手机,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身边的变化,连同身边家人离开、来了一批陌生人都不知道,直到研究小组断了网之后,孩子才发现自己身边已经大变样,反映了好久才知道原来自己被整蛊。
当孩子专心使用手机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对外界事物变化感应迟钝,因为当人注意力集中在小小的屏幕上是,感官对外界刺激就会产生屏蔽作用,这对于一些经常玩手机游戏的人来说感触最深。当一个人专心玩完手游之后,关掉手机之后会发现大脑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明明刚才想要去做的事情一霎就会忘记,要想很久才会记起。孩子同样也是如此,当孩子长时间玩手机的话,会导致孩子大脑紊乱。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在玩手机后,会斥责孩子放下手机去写作业,哪怕这时候孩子听家长话去写作业,实际上脑袋是空的,眼睛看着书本,实际上却心猿意马,根本学不进去。
现在一些年轻人玩手机会出现这种情况,没过几分钟必定会看一次手机,不管有没有人给自己发消息,过几分钟看一次手机已经成了习惯,因此无论是工作还是做其他事情的时候都难以专注。孩子同样也是如此,如果孩子长期使用手机的话,会对手机产生依赖症。在之前的一些新闻中,有些孩子玩手机成瘾,当家长没收自己手机的时候便会以轻生逼迫家长拿回手机。在之前一13岁男孩弑母案中,也是因为母亲阻挠他玩手机让男孩觉得厌烦,才做出如此惨绝人寰的事情。由此可见,玩手机不仅影响孩子习惯,影响孩子大脑,更影响孩子的心性。
对于如今而言,毁掉孩子的最快方式就是给孩子一部手机,这句话一点都不假。有些家长觉得让孩子玩手机,可以让孩子学习手机中的一些知识。这就像是有些人通过看《奇葩说》来悟出人生的一些这里一样,一点都没有用。小的时候看《快乐大本营》,大点儿后看《奔跑吧兄弟》,现在看《奇葩说》,只不过是从一部综艺转到另一部综艺,如果真想从中学到点什么那就是缘木求鱼。让孩子通过手机学习也是如此,手机中的知识是碎片化的,一些年轻人看手机学东西,往往睡一觉之后就全部忘记,孩子同样也是如此,这只不过是家长心里的一种自我安慰,对孩子学习实际上起不到决定性效果。
当孩子还没有玩手机上瘾的时候,让孩子远离手机实际上可以做到,但是孩子玩手机已经成瘾的时候,家长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改正这个问题呢?
首先肯定是家长自己要在孩子面前少玩手机了。对于大多数喜欢玩手机的孩子来讲,都是因为家长在孩子面前经常使用手机,导致孩子有样学样也开始玩手机。我们都说上行下效,家长想要给孩子戒掉玩手机的坏习惯,那就要克制自己玩手机的频率,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
其次就是转移孩子注意力了。一些家长想让孩子不要玩手机,经常会用比较粗暴的方法去逼迫孩子,这样做的受益是比较小的,并且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于聪明的家长来讲,并不会直接表示让孩子不要玩手机,而是会给孩子报兴趣班之类的,或者是一有时间就带孩子出去转悠、旅游之类的,从而让孩子将心思从手机上转移出来,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对手机这么依赖,到时候甚至不用家长说,孩子自己都不会去玩手机了。
所以说,想要戒掉孩子玩手机的习惯很简单,一定要用巧妙的方法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这样才能彻底根治。总之家长要意识到手机对孩子带来的副作用,不要让手机祸害了孩子,更不要让自己祸害了孩子。